在美國蓋房子,百分之九十的材料是木頭,所以蓋房子的主要工作人員是木匠。有一天,一位木匠跟老闆說:「我想辭掉工作,退休了。」老闆覺得很驚訝,問他怎麼突然不想做了?木匠說:「我想多花一點時間陪我的家人,之前我太虧待他們了。」老闆聽了,也沒辦法挽留他,就問木匠:「那你未來的生活怎麼辦呢?」木匠說:「你放心,我還有一些積蓄;不過,我最放不下的還是這些同事,大家一起工作了這麼多年,還真是有點依依不捨。」老闆看他辭意已決,就說:「那麼,請你幫我再蓋一棟房子,蓋完了這棟房子,你就可以離職。」木匠聽了,就爽快的答應,開始動手蓋他職業生涯的最後一棟房子。
這位木匠急著要退休,所以在蓋房子的時候就馬馬虎虎,忽略掉許多細節。例如隔間稍微歪了一點,但是只有熟練的老手才看得出來,一般人可能看不出來,他也不再做修正;固定屋樑本來應該用四根長螺絲釘,現在只用了兩、三根,他知道這樣屋樑也不會斷,房子不會因此而坍塌,他也就過去了。窗框做得不夠正,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,他也視而不見;地板應該要使用上好的木頭,木匠在下層鋪了合成板,表面鋪上一層樹皮,塗上油漆,這樣也算完成了。
木匠就這樣馬馬虎虎的把房子蓋完了,然後跑去跟老闆說:「房子蓋好了,現在我可以走了吧!」老闆看了看蓋好的房子,跟木匠說:「你等我一下」 ,然後從辦公室裡拿出一串鑰匙,交給木匠,說:「恭喜你!你蓋的這棟房子,就是我要送給你的退休禮物!」
你們可以想像,木匠在聽到老闆這句話時有多懊惱,一想到自己以後就要住在一棟粗糙、急就章的房子裡,每天要面對著歪掉的隔間和窗戶、不穩固的屋樑、樹皮鋪出來的假地板 …… 真是後悔莫及啊!
聽完了這個故事,你是不是會說:「如果我是那位木匠,而且當我知道,現在所蓋的房子是將來自己要住的,我一定會認真蓋好。」如果是蓋一棟房子,這個想法還說得通,但是放在無形的事物上,就未必能實現了。
房子是具體的東西,可以從肉眼看出蓋得好不好,在建築的過程中,有了錯誤,也可以隨時修正;但在我們生命中,有許多無形的東西,營造的過程就像蓋房子一樣,需要一磚一瓦,仔細完成,卻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。
像親子關係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你是否知道,親子關係,其實也需要一磚一瓦的慢慢搭建起來?
但是一般人並不會想那麼遠,大部分的人都是只看到眼前,得過且過;人的溝通能力也是如此,溝通能力需要一點一滴的建立,它對我們未來的工作、成就、生活都有直接的影響,可是大家往往在與人相處時只顧眼前,並不會想到培養溝通能力的重要性;許多人都知道在最關鍵的年代,應該為自己的孩子培養更多自信,尤其是在可塑性最強的青少年時期,應該助他一臂之力,讓他去參加建立自信的培訓課程,可是我們也都沒有去管他 ……
有人說,生命是最標準的 DIY ,自己的未來就是靠現在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。所以我們應該把自己想像成一個木匠,就像是建造未來的家一樣,好好的去經營自己的一生。
留言列表